中照发展-城市·产业运营服务商

银监会于学军:货币扩张过快 银行业不良率已超2%

中照基金 中照资本 中照资产
来自监管层的观点认为,近几年银行业不良持续双升,除了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之外,还包括利率市场化、货币扩张过快、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多方面原因。

7月7日,在2016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提到,近三年中国银行业面临着改制上市以来,最严峻的经营压力,并且这种压力短期内难以扭转,银行业需要做好长期艰苦作战的准备,迎接漫长的严冬。

于学军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已经大大超过两万亿元,不良率突破2%,达到2.15%,分别比年初新增了2800多亿元、提高了0.16个百分点。此外,90天以上的逾期贷款也呈同步增加之势,银行风险控制的压力、拨备的压力、盈利的压力持续加大。

在于学军看来,经济持续下行,是造成银行业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现在商业银行的行长们,普遍而迫切地希望中国经济尽快好起来,这样压在手里的不良贷款就可以逢凶化吉、迎刃而解。“但是这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于学军强调称,理由是,中国过去30多年来依靠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出现明显的挑战,而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确立。

此外,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出台了以四万亿元巨额投资为标志的刺激性政策,致使银行在这一期间,释放了超过十万亿元的巨额信贷投放。在于学军看来,货币过快扩张,使得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快速膨胀,2015年银行新增贷款超过11万亿元,使得银行类信贷业务,如表外业务增长更快。这就造成了金融市场 的膨胀和复杂化,也使得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更加复杂。

“银行这两年将大量的信贷资金投放到政府平台,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不良率有可能出现微降的局面。”于学军说道,因为贷款投放的规模很大。但他同时提示道,银行业应该谨防资产泡沫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地方政府负债的风险。

来源:腾讯财经

版权所有 © 中照(深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粤ICP备191348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