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照资本 中照基金 中照资产
或为防止一季度信贷再放量
伴随央行力推金融去杠杆,公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将会承压。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4日,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余额规模1.63万亿元。其中,下周逆回购余额规模6250亿元(含周日顺延300亿元),下下周逆回购余额规模9000亿元。此前1月20日,央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TLF)为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的支持(约6000亿),期限为28天。
未来两周,将有15250亿元逆回购和1515亿元MLF到期,另有约6000亿TLF到期。在去杠杆逻辑下,资金回笼将导致资金面的波动加大,短期债市调整尚未结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从最近几年的历史来看,每年1月份均是1年里新增信贷量最大的月份;自2013年以来,下一年1月份的新增贷款量都必然会超过上年同期。1月新增信贷“量最大”和“超上年”的两大特征,不能说完全没有其现实的合情合理之处,但其也的确可能诱发市场预期偏离政策当局之所期。
如,2016年1月贷款投放量超过2.5万亿元创下贷款单月投放量记录,各地房价也由此急剧升温。如果再创新高的情形在2017年继续重演,很可能令楼市“防泡沫”的工作更为被动。
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7年的工作时曾明确要求,“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在此背景下,除了必要窗口指导,央行显然必须得“公开”出手,以全市场都可见的实际行动,来有效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
鲁政委认为,在此情况下,与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刚性不同,逆回购利率的上下调整更为灵活,其变动向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传导更为间接、所需时间更长,非常适合作为临时性的手段采用。实际上,从当前的宏观经济状态来看,目前经济企稳的基础仍不稳固,货币政策并不具备进行方向性调整的条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位银行业分析师预计今年1月信贷投放将超过去年2.51万亿元的规模,有可能达到2.7万亿元,创下新高。
中金公司认为,按揭不会像市场预计的过快断崖式调整,预计缓慢回到2015年月均2000亿的规模;调研发现,明股实债类加快投放,产业基金相关信贷配套估计迟滞6个月。
国泰君安分析师邱冠华在其报告中认为,节前上调中长端MLF利率,节后短端SLF和逆回购利率跟进上调,一是消除银行为降低资金成本而缩短负债久期的道德风险,二是保持紧平衡货币政策和去杠杆主基调的连续性。据传闻,SLF利率或承担一定的惩戒功能,上调幅度与MPA考核结果挂钩,该举措主要制约流动性紧张的金融机构,而对流动性良好的金融机构信号意义比较明显,因其可选择不申请SLF。
鲁政委表示,“稳健中性”将是未来一个季度货币政策的主旋律。随着前期去杠杆、去泡沫行为的持续,泡沫的风险会逐渐下降,而稳增长的重要性则可能再度上升,由此将令未来政策重心再度发生转换。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