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照(广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城市·产业运营服务商

年内新三板大额并购案频发,低速并购策略或将生变

 中照资本 中照资产 中照基金

受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之需,新三板一直是其“淘宝”的价值洼地。截至4月21日,今年已有近一半针对上市公司并购挂牌公司的报价超过1亿元,部分资产转让报价跃升至20亿元以上。

公募基金提速新三板投资,首批参与新三板投资的公募基金已正式上报。4月20日,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申报了混合型基金,包括南方改革精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博时新能源产业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商成长精选2年封闭运作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富国积极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汇添富创新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

“上述混合型基金属于在投资范围中增加了新三板方向,是首批参与新三板投资的公募基金产品。”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目前申报的公募基金名称中没有“新三板”字眼,预计基金产品参与新三板投资初期以配置为主,占比不会太高。

对于公募基金谋划新三板精选层投资,南方基金表示,为进一步防范投资风险,倾向于发行跨市场基金,并将基金规模控制在10亿元左右,以保证公募产品流动性,控制投资风险。

未来随着新三板深改、公募入市等多重利好加持,股转市场与A股市场整体估值的差距或将进一步缩小,上市公司风险头寸在新三板投资端的成本被推高,转板渠道的多元化打通,亦在倒逼上市公司要从过去的“等资源”向“抢资源”提速。

“逆袭”狂奔:半数并购案报价过亿

值得关注的是,在过去的2019年中,涉及上市公司并购挂牌公司的大额交易中,20亿元以上的案例也屈指可数,全年仅有6起,大部分交易金额在数千万到1亿元之间。而今年以来,截至4月21日,共有20起并购案,其中10起超过1亿元、占比50%。

虽然基础层公司占据绝大多数,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基于目前新三板市场的分化加剧,基础层在升级创新层、精选层,乃至过渡转板的潜力巨大,精选层推出之后,分化会进一步增大。“目前估值上升有并购潜力的公司,多发生在一些有精选层预期或升级预期确定的资产标的当中。”具备良好的成长属性。

升值或影响上市公司投资策略

不难发现,基础层属性并没有阻碍相关企业的“逆袭”,整个新三板市场的估值中枢或将迎来新的抬升机遇。事实上,随着新三板深改推进、公募入市等多重利好加持,估值抬升的动力将更加充沛。

截至上周末,新三板挂牌公司合计8718家,其中做市转让660家、竞价转让8058家。据申万宏源统计,上周新三板市场的交易量已经开始放量,做市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1.2亿股和6.0亿元,环比分别放大1.9%和6.2%;竞价公司成交额为7.1亿元,环比放大19.1%。

受此带动,做市动态市盈率均值28.5倍、中值9.9倍,均较此前一周有所上升。企业融资也具备更多市场话语权,上周计划融资不低于1亿元的挂牌公司有两家,分别为威宁能源和德鑫物联。

不过,目前上市公司对新三板进行并购的逻辑还是以锚定A股估值而进行。这也意味着,对于资金有限的上市企业,在企业现金流受限、又亟需进行并购提质的业绩改善期,就不得不考虑风险头寸在投资端的有效利用。

因此,随着新三板整体估值的抬升,未来上市公司的投资成本或将升高。尽管需要根据市场下一步的演绎再做判断,但在精选层推出之前,发布辅导公告的上市公司,次日的股价表现上升动力足。

对于优质标的而言,新三板流动性的持续改善优先灌溉于此类标的,将成大概率事件。受此带动,市值的增长也会带动同业其他公司的估值在融资及吸引战投时打开更多想象空间,这也在倒逼上市公司从过去的“等资源”向“抢资源”提速。

据Wind统计,截至2020年4月21日,已有1034家挂牌企业获得上市公司参股,不到总量的1/8,参股数量的增长率已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过去三年的同期数据分别为1018家(截至2019年4月21日)、998家(截至2018年4月21日)、923家(截至2017年4月21日)。在精选层推出之后,剩余优质企业转板上市的渠道将更加畅通,届时留给上市公司大浪淘沙的机会将越来越少。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所有 中照(广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粤ICP备19134846号-1